文章详情

中美关税政策下对碳化硅商品市场的影响

来源: 百川盈孚  2025-04-07 14:27

收藏

美国对华加征关税:

2025年4月2日,特朗普签署总统行政令,对中国输美商品,额外加征34%的关税,同时,设定10%的基准关税,适用于所有贸易伙伴。这次美国政府对华施加关税后,新增的34%税率会叠加在之前20%的税率之上,使总税率高达54%。

中国最新政策:

冶炼碳化硅及其加工品是以出口为主导的产品,其中出口向美国数量占比较大。近几年来,美国始终是中国碳化硅出口第一大国。加征关税前碳化硅出口税率较低。中国碳化硅年产量约为120万吨,其中年进口量约为2万吨,出口量约为35万吨,碳化硅并非进出口主导产品,且出口量远大于进口量,近三年数据体现碳化硅进口量较小,可忽略不计。

表:近五年碳化硅出口量及向美国出口量及其占比

出口方面:中国对美国出口的碳化硅相关产品(如高端设备)也加征关税,但碳化硅本身并非主要反制目标。美国是中国碳化硅原块的重要出口市场,关税增加可能削弱中国产品的价格竞争力。部分美国买家转向其他供应国,导致中国市场份额下降。出口成本上涨,企业选择多进行国内流通,对美国出口量下降。但受国内下游市场发展情况不佳影响,国内需求较为饱和,出口量转为国内流通可能会导致国内供应过剩,供过于求情况下企业价格下调,成本较高、价格较低双重影响下,企业生产或将受到影响选择停产或减产。流向美国的产品因关税调整流向其他出口国家,其他国家出口量上涨,但此情况需考虑到其他国家进口碳化硅存在是否饱和问题。中美关税政策对碳化硅产品本身的影响有限,但对其上游原料石油焦产品影响较大,若石油焦价格上涨,则可能影响国内碳化硅及出口碳化硅价格上涨。

图:近三年出口分国别前三国家占比

长期趋势:

  1. 加快碳化硅产业升级,从低端原块向高端微粉(如半导体级)转型,减少关税冲击。丰富出口产品类型,例如段砂、粒度砂、微粉等,用多产品出口分担风险。
  2. 积极开拓除美国之外的新市场,分散风险。例如,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,扩大在欧洲、东南亚等地的市场份额。
  3. 寻找新的供应商或合作伙伴,构建更加灵活且抗风险能力强的供应链体系,确保即使在特定地区面临不利因素时也能维持稳定的生产和交付。
  4. 关税上涨影响碳化硅出口成本上涨,国内市场下游钢材、磨料磨具等行业近几年发展情况不佳,对于碳化硅需求量减少,国内流通性较差,出口量减少,货物流向国内,可能会加剧国内市场供强需弱现象。

综合来看,中美关税政策对于碳化硅出口实际影响有限,美国对于中国碳化硅原块及其加工品存在刚需,预计政策落地实施后,碳化硅出口量较前期变化幅度较小。

声明: 信息仅供参考,据此操作责任自负。